电话

腊肠飘出丰年味

来源:中国农网 时间:2022-02-21 点击次数:1250


 

进了腊月,年的脚步就更近了,从南方到北方,不管你身在何处,年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同样的分量。随着寒冬的到来,安徽肥东县的乡村已进入腊味最浓的季节,大家都忙着制作腊肠、腊肉等传统腊味。于永年也不例外。

腊肠俗称香肠,是指以肉类为原料,剁成丁后配以佐料,再灌入动物肠衣发酵、风干制成的肉制品。香肠的食材来源丰富,猪肉、牛肉、羊肉等肉类皆可用来制作,味道丰富,可咸可甜、可香可辣。风干后的香肠拥有迷人的风味,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不可或缺的美味。

于永年是肥东县马湖乡三官村村民,在当地小有名气。她不仅是会做腊肠的农家妇女,还是肥东华闯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、合肥年华米业有限公司老总。在村里,她解决了村民们的就业问题,并与脱贫户签订稻谷收购协议,带动全村多个脱贫户发展水稻种植,走上了种养结合的致富路子。

近日,记者来到了于永年的合作社,只见她忙个不停。合作社自2014年成立以来,于永年就带领十几个工人天天忙里忙外、马不停蹄。简单介绍社情后,她陪同记者参观了合作社刚安装好的大米生产线。走到后院,只见工人们正在宰杀肉鸭。旁边几十只宰杀好的肉鸭,摆放得整整齐齐,待剩余的屠宰完毕,一起清洗、腌制,留作年货。

“我不仅要带领大家把水稻种好,把大米销往全国,还要把全村养殖的畜禽都销售出去,我自己也有养殖。农民一家一户去卖非常辛苦,不仅价格便宜,而且销路不畅。”于永年说。

记者来到了合作社存放稻谷的仓库,只见仓库里稻谷满满当当。不远处的合作社大厅门口,十多根铁杆上挂满了腌制好的腊肠,这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腊肠在冬日暖阳下,格外诱人。你若身临其境,或许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腊味。

于永年说,以前农村人家普遍很穷,能吃上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。为了能让肉吃得久一点,在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,乡亲们为了保存食材,就发明了腊肠。这样可以延长肉类食品的存储时间,通过自然风干后也不会失去肉质固有的风味,是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美味。

实际上,腊肠是一项非常古老的食物生产和肉食保存技术。“为了保证腊肠的质量、味道,我买的是当地的黑猪肉,大都是五花、后臀等较好的部位。根据自己的口味可选用不同的佐料,这样灌出来的腊肠才是最好吃的腊肠,肥瘦相间,肥而不腻,瘦而不柴。”于永年一边理着杆上的香肠,一边笑着说。

“在南方,制做灌肠、腊肉、板鸭,几乎家家都会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可以随时制作、随时享用。但在过年时,大家还是离不开腊味。”于永年说,“这份年味已飘香全国各地。”

如今,腊肠种类繁多。比如,广东的甜腊肠,川渝的麻辣腊肠,东北的咸腊肠,还有皖北的原味腊肠等等。当今的吃法也是五花八门,有直接蒸,有配菜炒,还有做煲仔饭……总之透明发亮,色泽鲜艳,黄里透红,红里流油的腊肠,醇香的味道,每一种做法都深受人们喜爱。只要想想,便会令人垂涎三尺。“一家煮肉百家香”,或许说的正是传统腌制的肥东乡村腊肠吧。

谈到合作社的下一步打算时,于永年说,这两年不知什么原因导致土壤没有营养,种出来的水稻谷粒不够饱满,收购合作户的谷粒也出现同样的问题,经她实地走访调查发现这在肥东不是个别现象。她准备一边找专家先用一块基地做试验,把土质改良好,一边搞稻田养鸭。她解释,“稻鸭共生”技术,利用稻和鸭的相互作用,不仅大幅减少甚至可以达到不使用化肥、农药、除草剂,就能生产大量无公害、绿色以及有机农畜产品。以田养鸭,以鸭促稻,使鸭和水稻共栖生长,从而实现稻鸭双丰收,大大提高经济效益,达到水稻、水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。继续带领村民们走种养结合的发展道路,这样既能发展种植业又能发展养殖业,更能持续增加农民收入。

据了解,和于永年合作的种植大户,根本不用担心市场上的米价起伏。如今,在于永年的带领下,公司已经注册了“华闯”、“粮丰德慧”等多个自主大米品牌,以订单形式销往全国各地。在合作社就业的人每人年均增收四五万元。随着种养业的发展,下一步于永年准备扩大规模,带动更多农户通过走种养结合的发展路子,早日实现共同富裕。

作者:张林萍(中国畜牧兽医报)


 

上一篇: “田保姆”让村民当起“甩手掌柜”

下一篇: 河南省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省级示范班开班

 

在线客服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