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

一个个山村,一处处美景

来源:农民日报 中国农网 时间:2020-12-07 点击次数:1429


 

“朵朵玫瑰片片是‘金’。玫瑰园不仅增添了山野景致,还带动了乡亲致富。”12月5日,河北省井陉县小作村玫瑰种植大户高永生说:“我种植的200亩‘大马士革’玫瑰,已经‘有利润’了。许多乡亲在玫瑰园、加工车间‘上班’,今年的工资性支出约30万元。”

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井陉,地处太行山东麓,是石家庄唯一的纯山区县,森林覆盖率达60%,是国家级“两山”理论实践创新基地。日前,记者走访井陉,看到山黛水碧间的美丽村庄,勤劳的乡亲们建设着一条条生态沟廊,用行动描绘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新时代。

  

  实施“蓝天、碧水、增绿”三大行动

  “井陉是‘千年古县’,秦时置县,境内古迹遍野。”该县生态环境局刘国建说,县内有古建筑、古民居、古墓葬、古遗址城池等,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井陉拉花”为代表的“ 竹马”、“旱船”、“抬杠”、“社火”、“跑驴”等民间艺术流传至今,民间文化源源流长。

  在太行山里的大梁江村,记者看到用石头砌建“规模宏大、保存完好”的明清建筑村落,有162所古院、3000余房屋,“三街五巷”长达3700米,成为游客“打卡”、建筑研究者的好去处。

  “游客多了,农家乐就‘火’了。”大梁江退伍军人梁四英说,做“农家乐”收益好,“去年国庆期间,每天收入8000元左右”。今年,受疫情影响较大,收入打了折扣,目前收入六七万元。

  刘国建介绍,该县曾是全国最大的钙镁产业聚集区,采矿企业达500多家,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。近年来,该县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确立“坚守生态底线、打造生态景观、活跃生态经济、实现生态富民”的工作思路,尤其是大力实施“蓝天、碧水、增绿”专项治理行动,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。

  据统计,排查关停“散、乱、污”企业542家,对水泥、煤电企业进行改造,工业废水实现“零排放”,321个行政村全部推广使用清洁型煤,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875吨、氮氧化物1260吨。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.2%左右的速度递增,今年将超过60%。

  

  做好“山花、山货、山沟”经济

  几年来,该县依托60.4公里的“太行天路”,建成了“山地多彩自驾游综合体验基地”,沿途打造出1600余亩的“多彩农业示范带”和6个别具特色“旅游驿站”。随着游客持续增多,杂粮、山货成为了“香饽饽”,果林变成了“摇钱树”,“绿水青山淌金流银”,山山水水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也给予乡亲们丰厚的回报。

  “玫瑰是爱情之花,一朵一朵的非常漂亮,还能制成玫瑰茶、玫瑰露等保健护肤品。”高永生的“玫瑰谷”就是一处“多彩农业”。他说,在种植玫瑰的同时,还投资400多万建起玫瑰加工车间,开发了玫瑰花茶和护肤品玫瑰纯露。目前,玫瑰种植面积达200余亩,年产鲜花10余万斤,制成花茶和“纯露”1万余斤。

  春看连翘花、满目黄金岭。由于山区昼夜温差大,水质优良,“井陉苹果”甜脆可口,远近出名,成为游客的必尝果品。土药材“井陉连翘”品质较好,“小粒花椒”持续热销,连翘、花椒种植面积分别10万亩、1.4万亩。据统计,该县柿子、核桃、桃、杏、李子、樱桃等果品质量较好,采摘园星罗棋布,酸枣面、土鸡蛋、韭菜花等“山货”畅销,各色林果总产量3.8万吨,为广大农民群众开辟出广阔的致富增收空间,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。

  山沟沟打造成了“聚宝盆”。该县充分利用“三川九岭十八峪”,着重打造以旅游生态资源为依托的“休闲康养经济沟”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为依托的“现代农业典型示范经济沟”。出台《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,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》等一系列扶持政策,每年拿出2000余万元资金支持“一乡一业、一沟一特、一村一品”快速发展,扩大了红薯、杂粮等绿色有机农产品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,重点打造了“万亩甘薯基地”、“万亩糙小米生产基地”、“高山旱作蔬菜基地”等,培育出“焦家垴”高山有机小米、“割髭岭”红薯粉条、“龙凤山”高山蔬菜、黑山猪养殖等一批重点农业产业特色产品,一条条山沟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“聚宝盆”、“致富沟”。

  

  产业转型升级,开创“两山”时代新生活

  “俺们村位于深山区,坡陡路长,过去山货卖不出去,人们生活很是贫困。”在大梁江村,支部书记梁瑞锁说,乡亲们的致富愿望十分迫切。遵循着“靠山吃山”信念,青年时的梁瑞锁仿效着邻村“致富带头人”开起了石料厂,走上了损害生态环境的致富道路。

  “虽说挣到了一点钱,但看着山体植被遭毁坏,广大乡亲依然很穷,我心里很不是滋味。”梁瑞锁说,习总书记提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“这一句话直接点醒了我”。他毅然关掉了石料厂,用自己攒下的钱,帮村里修缮古民居,又多途径筹钱治理村容环境,摘取了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桂冠。

  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思想指导下,2018年10月,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在崇山峻岭间开凿出60多公里的旅游公路,百姓叫它“太行天路”,把44个古村落连成了山水画廊。从此,该县开启了“全城旅游”的新画卷,走上了认真实践“两山”理论,持续放大“绿水青山”综合效益的绿色发展新路子。

  确立了“绿水青山”发展方式,就要全面转型升级主导产业。过去,该县钙镁行业的总产量一度占到全国三分之一。为治理这个钙镁主导产业,先后出台《钙镁行业综合整治提升方案》、《碳酸钙产业转型升级十年发展规划》,筹措专项奖补资金,将52家钙镁企业整合成18家,全面实现了“能源绿色替代、技术迭代升级”。在严厉打击非法采矿、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的同时,将46家持证矿山整合重组为6个采矿权,其中一家矿业投资23亿元引进先进工艺和高端设备,实现了“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率100%,废水100%循环利用不外排”。

  今年,在“太行‘天路’沿线,打造60公里绿化长廊,完成人工造林4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60%以上,实施小流域水土治理10平方公里。”记者在该县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看到,美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广大游客,络绎不绝的游客叩开了山区乡亲致富的大门。2019年,全县旅游综合收益和游客实现“井喷式”增长,分别达到23.6亿元和550万人次。


 

上一篇: 我国农业导向将由增产转向提质 质量兴农是未来农业发展重点

下一篇: “田保姆”让村民当起“甩手掌柜”

 

在线客服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